饲料配方是制定旨在生产满足特定营养需求的饲料,通过精确选择饲料成分及其含量(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确保动物获得均衡的营养。实验动物的品种及实验或生产目标都会直接影响饲料的成分选择。设定目标营养成分时,需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动物的预估营养需求、饲料在生产与储存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营养损失、原料中营养物质的生物利用度,以及不同营养物质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
通常,实验动物饲料可依据其成分的精细化程度进行分类。
01 天然成分饲料
-
天然成分饲料
由农产品及其副产品配制而成,常见的原料包括:全谷物(如磨碎的玉米、小麦)、磨坊副产品(如麦麸、小麦中粒、玉米蛋白粉)、高蛋白副产物(如豆粕、鱼粉)、矿物质添加剂(如磨碎的石灰石、骨粉)和其他牲畜饲料成分(如干糖蜜、苜蓿粉)。大多数实验动物的商品化饲料采用天然成分配方,部分特殊研究用饲料也可能属于这一类型。天然成分饲料的优势在于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在原料选择合理的情况下,可适用于大多数实验动物。然而,该类饲料的营养成分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和气候条件、肥料和农用化学品的使用、收获和储存方式以及加工方法等。因此,不同批次的饲料在成分上可能存在一定的波动。此外,天然成分饲料可能含有农药残留、重金属或其他污染物,这可能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研究微量营养素需求、低浓度污染物毒理学敏感性、或饲料中抗原物质的免疫学研究中,天然成分饲料的使用可能存在局限性。
由于天然成分饲料配方复杂,每种原料都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因此调整任何单一成分的比例,都会导致最终饲料中大多数营养物质的浓度发生变化。因此,无法完全预先确定每种营养成分的具体浓度;但可设定部分营养成分的最低标准(如粗蛋白、纤维、脂肪、钙和磷),同时,通过维生素和矿物质预混料进行补充。在家畜饲料生产中,通常采用线性规划技术来平衡营养浓度和生产成本,使饲料配方在保证最低和最高营养浓度标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这也意味着饲料配方可能会根据原料价格的波动而进行调整,不同批次的饲料成分也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对于实验动物的维持和繁育而言,这类饲料具有较高的性价比。然而,由于其成分波动较大,在营养学、毒理学等对成分一致性要求较高的研究中,其适用性较低。
-
固定配方饲料
固定配方饲料是一种更为严格的配方管理模式,其成分种类和含量在不同批次保持恒定。固定配方饲料通常含有多种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来源,以降低单一成分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此外,固定配方饲料可能提供某些潜在有益的超微量矿物质,如铬、镍和锡。由于这些矿物质的必需性尚未完全确定,并且天然成分饲料的含量足够,因此一般不会特意添加至天然成分饲料的矿物质预混料中。
值得注意的是,天然成分饲料中营养物质的生物利用度通常低于纯化饲料。可能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包括:营养物质的化学形式、可能结合营养物质的成分(如植酸盐、单宁和木质素)、不同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因此,在饲料配方中,通常需要在安全范围内适当增加营养物质的浓度,以弥补可能的生物利用度损失。
02 纯化和化学纯饲料
-
纯化饲料
使用更精细且严格的限定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来源,如酪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碳水化合物来源,如糖和淀粉;脂肪和必需脂肪酸来源,如植物油和猪油;纤维来源,一般为化学提取纤维素;以及化学纯形式的无机盐和维生素。与天然成分饲料相比,纯化饲料的营养浓度变化较小,配方更为精确。这类饲料适用于研究特定的营养缺乏或过量情况。此外,由于其成分纯度较高,受化学污染的风险较低。
-
化学纯饲料
由已明确化学结构的营养素配制,如单个氨基酸、特定糖类、化学定义的甘油三酯、必需脂肪酸、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这类饲料允许最高程度的营养控制,适用于严格研究特定营养物质的生理作用。尽管理论上其营养浓度是固定的,但由于储存过程中可能发生氧化或营养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实际生物利用度可能有所变化,因此在配制时通常会适当增加某些营养素的浓度。
-
实验动物福利食品
此外,随着实验动物福利需求的提升,特制的实验动物福利食品也被广泛应用,如啮齿类高营养果冻、实验犬肉食为主的罐头和实验猴专用高蛋白饼干或果冻等。
这些福利食品可有效改善实验动物因试验环境变化导致的食欲下降和营养不良问题,从而提升实验动物的健康与福利水平。
03 总结
实验动物饲料种类繁多,可根据动物的生产需求或实验目的选择最适用的饲料类型。选择合适的饲料也需综合考虑动物的营养需求、是否需添加测试物质、饲料中微生物的潜在影响、动物的适口性以及成本因素。饲料应具备良好的适口性,以确保动物的摄食量,同时具备均衡的营养配比,以满足其生长、繁殖及实验要求。此外,饲料应不含有毒物质或可能引起感染的微生物,并确保其成分配比稳定,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试验结果的可重复性。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留言给我们
推荐动态

News trends
Copyright © 2020 北京勃林格殷格翰维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23245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
